漢族服飾
漢服是指中華民族中漢族的傳統衣飾,又稱華服、漢裝、衣冠,源自黃帝制冕服,「始於黃帝,備於堯舜」,定型於周朝,再發展至明末清初(西元17世紀中葉),有着數千年的歷史。
漢服雖然經過不同朝代的演變,但大致上均具有以下特色:交領右衽、袖寬且長、以繩帶系結取代扣子,穿着漢服讓人神態舉止有含蓄內斂、端莊穩重、瀟灑脫俗的氣質與美感。漢服注重的是舒適性和禮儀性,因此多為寬袖大袍,這不只使穿衣者身體能夠活動自如,也給他們溫暖,並起到禮儀的作用。
漢族服飾文化
漢服擁有多個特點,其主要有交領右衽、大襟、寬衣博帶、繫帶隱扣等。
交領右衽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,右衽則是指衣襟向右掩(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,將右襟掩覆於內),在外觀上表現為「y」字形,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。而古代中原周邊一些民族的服裝是向左掩,稱為「左衽」。《論語》中記載孔子曾說,若無管仲尊王攘夷,就會淪為異族統治而「被髮左衽」。由此可見華夏夷狄之分也被體現在服飾之上。可見「右衽」這一特徵對於漢人的重要性。明初,官方公開宣佈包括盤領衣在內的圓領袍服為「正統衣冠」,而交領衣服如窄袖衣袴褶、辮線腰褶以及兩截胡服(上衣下裳)都是要被革除的「胡服」。
寬衣博袖型的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,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。典型的漢服袖子是既寬且長,主要見於貴族、官員、士人服飾的大袖,不僅是袖徑的寬大,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,使穿衣者垂手時而不露出來,並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。漢服禮服的袖長度是整個手臂的一倍半,要求能「回肘」,最長更可達四尺。典型的袖型則是圓袂收祛,代表天圓地方中的「天圓」。而日常便服、軍事服裝的袖則較窄。寬袍大袖還具有透氣、散熱等實用優點。
早期服裝以腰帶束縛,後來出現把繫帶縫於衣上的做法。腰帶除了有其實用性和裝飾性,還象徵穿戴者的身份、地位、權力等。雖然很早已發明紐扣,但在明代之前並不大量使用,且一般不用於顯眼位置。至明代中後期才較多於顯眼處使用紐扣,但其剪裁、領型、袖型等與清代服飾仍有不同,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、軍服、便服等;清代服飾以布製盤扣為主,扣帶很長,極為顯眼,大量用於禮服、官服、常服等各類型、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裝。
如南沙區,以往會使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「香雲紗」去製造漢服,而南沙區希望可以保存這具有中國意義的傳統文化,故近年來致力與多方合作發展,舉辦不同的活動,如「新時代 新南沙 新傳承」及「國潮娃娃」,吸引大眾關注,了解珍貴歷史。
圖片來源: 網上圖片